氨氮废水处理是水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环节,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。针对不同浓度和性质的氨氮废水,常见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汽提法、精馏法、膜分离法和生物法等。
一、汽提法,将氨氮蒸出来,适用于氨氮含量较高的废水
汽提法适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废水,如化工、化肥、制药等行业产生的废水。处理流程为:
1.预处理:对废水进行预处理,去除悬浮物、油脂等杂质,以防止对汽提塔的堵塞和影响处理效果。
2.加热: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加热至一定温度,通常在100℃左右,使氨氮挥发。
3.汽提:加热后的废水进入汽提塔,与塔内上升的蒸汽充分接触,氨氮从液相转化为气相。
4.冷凝回收:将含有氨气的蒸汽冷凝,得到含氨溶液,可实现氨的回收利用。
5.处理尾气:对汽提塔顶部排出的尾气进行处理,确保达标排放。
二、精馏法,可以适当加液碱,精馏去除氨氮,适用于中性或碱性含氨氮废水
1.预处理: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、油脂和其他杂质,以防止对精馏塔的堵塞和影响处理效果。
2.调pH值:向废水中加入液碱,调整pH值至11-12,使氨以氨气形式存在。
3.加热蒸发:将调pH后的废水送入精馏塔,加热至沸点,使氨气蒸发。
4.分离与冷凝:氨气在精馏塔内与废水分离后,进入冷凝器冷却,转化为液态氨。
5.氨回收:收集冷凝后的液氨,可用于制造化肥或其他化工产品。
6.处理尾气:对精馏塔顶部排出的尾气进行处理,确保达标排放。
精馏法利用氨与其他组分的沸点差异,通过加热使氨蒸发,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却回收氨,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氨氮。在处理过程中,通常会加入液碱(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)以提高废水的pH值,促使氨以氨气形式释放。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中性或碱性废水,如合成氨、化肥、制药等行业产生的废水。